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 在全球范围内,精神卫生问题正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据世卫组织2022年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已有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而在中国,这一数字的终身患病率也达到了16.6%,影响人群超过2.3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竞争加剧,人们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精神健康问题愈发凸显。
自1992年起,每年的10月10日被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强调社会各界应携手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在此背景下,新华网特别邀请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甫德教授,深入解读精神卫生疾病,传递科学认知,并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甫德教授(左)做客新华网
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成就与挑战并存
自2012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来,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杨甫德指出,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如国家卫健委直接成立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更加高效统筹全国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二是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全国已有3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精神卫生的本科生,精神科医生数量增长了近一倍;三是国家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专门的经费进行免费治疗和免费随访服务,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率和康复率;四是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各大媒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国精神卫生事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足。”杨甫德指出,目前中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依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每万人口的精神科医生数和每十万人口的精神科床位数仍处于低水平。此外,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仍存在偏见和歧视,部分患者及家庭存在病耻感,影响了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并且,精神康复领域仍存在不足,患者在医院治疗后回到社区和家庭,病情容易波动,需要更加完善的康复体系。
在这些挑战当中,杨甫德特别强调了精神心理问题低龄化这一现象。“30多年前主要关注的是成年人的精神障碍,但现在儿童青少年已成为上升最快的一个患病群体。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这样的严重疾病,在各大医院的门诊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杨甫德建议,首先要大力培养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特别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目前,中国儿童精神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精神科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培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同时,学校应该同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或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正处于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应该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这需要我们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杨甫德建议。
早期识别早期治疗 注重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与创新
杨甫德强调,尽管目前精神卫生问题的确切原因仍不明确,但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得人们能够掌握早期自我评估和识别的能力。同时,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也应经常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讲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心理健康问题,以便在问题初期就能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帮助。
北京回龙观医院作为国内知名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2年底,北京回龙观医院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该热线后改名为“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并持续运营至今。“这条热线是完全公益性质的,电话费用完全由我们医院承担,搭建热线的人员甚至无需支付电话费,更不会收取任何咨询费用,因此它是一条完全公益的热线。”据杨甫德介绍,该热线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条对公众免费的、公益的专业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自杀风险降低、精神心理卫生知识普及、鼓励寻求专业治疗以及精神心理卫生机构转介等服务。“我们首先在北京市将其建立为北京市的心理援助热线,并且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国家卫计委全国心理援助热线的项目管理办公室。因此,我们也把全国各个省市建立的心理援助热线接入到我们的热线系统中。我们为这些热线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并定期帮助他们分析热线内容,以便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杨甫德表示。
此外,医院还开展了相关的自杀预防干预研究,如在某些偏远地区对农药的管理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农药来降低当地的自杀发生率。医院还在大中小学校、企业等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心理危机守门人培训班,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危机预防知识和风险预警等知识的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心理健康促进和降低危机事件的效果。
最后,回龙观医院还编写了大量的心理健康科普丛书,如《健康大百科全书·心理健康卷》《10万个为什么·心理健康篇》等,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自杀预防的多个手册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布。这些工作都对于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知识、化解心理危机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共同参与 构建心理健康防线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深刻揭示了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要义。
共建是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石。杨甫德在采访中强调,精神卫生不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这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心理健康防线。“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已经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等方式,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同时,各大媒体也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杨甫德表示,“共建不仅仅停留在国家和媒体层面。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各个层面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经常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讲座,让所有人都能掌握相关知识,做到早期的自我评估和识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防线。”
共治是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杨甫德指出,治疗精神障碍需要形成患者、医生、家庭的治疗联盟,实现全病程管理。这包括从医院到家庭、到社区、到学校、到单位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疗体系。这种治疗体系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医生具备人文情怀和悲悯情怀,真正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形成医患信任的关系。
同时,共治也要求我们关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通过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社会适应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共享是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共建和共治,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的降低。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治疗上下功夫,更要在预防和科普上做文章。”杨甫德认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项目,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的方法,从而共享健康成果。
“同心健心安心”是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杨甫德指出,全社会需形成共识,将心理健康问题视为社会文明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政策、资源、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层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公众认知与理解,是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