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 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被定为“世界镇痛日”,我国将这一天所在的一周设为“中国镇痛周”,旨在提高全社会对疼痛问题的关注和认识。疼痛,作为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感受,其影响深远,然而大多数人对疼痛的认知却仍然停留在“只是一种症状”的层面,往往选择忍耐而非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在此背景下,新华网特别邀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达颖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主任杨东教授,为公众普及疼痛科学知识,倡导建立正确的疼痛观念。与此同时,两位专家还将分享前沿的疼痛管理与治疗策略,旨在提高公众自我疼痛管理的能力,促进疼痛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实现疼痛管理与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达颖教授(左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主任杨东教授(左一)做客新华网
疼痛病因复杂,需提升认知、综合诊断、综合治疗
随着社会进步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疼痛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约有56%的成年人每周至少经历一次疼痛,我国慢性疼痛患者人数已逾三亿,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它不仅仅是疾病的症状,更是一种需要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张达颖强调,疼痛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干预等多个方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疼痛往往被忽视或误解,很多患者选择默默忍受,导致疼痛慢性化,治疗难度增加。
他进一步介绍,近年来,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如神经调控技术、微创手术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疼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疼痛管理的挑战依然严峻。“我国疼痛科的发展起步较晚,专业人才短缺,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有待提高。”张达颖坦言。
在如今医疗实践中,疼痛管理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医学与社会意义。“许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带状疱疹等都会引发疼痛,这些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杨东指出,以癌症为例,我国年肿瘤发病率为10/万,其中50%~70%的癌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些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理,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此,疼痛管理应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杨东强调,“在癌症治疗中,镇痛治疗与抗肿瘤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镇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他呼吁,对于糖尿病、带状疱疹等疾病引发的疼痛,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在谈到未来疼痛管理的发展方向时,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多学科协作和个性化治疗将是未来的趋势。“我们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将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张达颖说。
专家共同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疼痛管理问题:“疼痛不应被忽视或误解,而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加强医院疼痛综合管理,提升诊疗能力
伴随慢性疼痛患者群体不断壮大,疼痛医学综合管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索和实践疼痛医学综合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对于提升我国疼痛治疗水平、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张达颖指出,尽管疼痛科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其在解决患者疼痛困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过去,由于缺乏系统化的诊疗流程,患者往往在各科室间辗转,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疼痛科的设立不仅培养了专业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人才队伍,更构建了一支高效的疼痛管理团队。然而,尽管近年来疼痛科取得了显著进步,二级以上医院的学科普及率已近40%,但仍有提升空间。张教授呼吁更多医院从业者关注疼痛科的发展,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学科更多支持,而政府管理部门也应提前规划,做好应对策略。
杨东则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在科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他强调,科室的发展需秉承稳健长远的理念,不仅要注重团队建设与临床业务核心能力的提升,更要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同时,门诊作为疼痛科的重要资源,提高门诊服务能力与宣传力度至关重要。对于建设初期的疼痛科,杨教授建议首先要强化自身实力,通过解决疑难疼痛问题来展现科室的价值与实力。
在谈及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时,张达颖表示,该工作的核心在于提升医院在疼痛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他提到,相较于已较为成熟的急性疼痛管理,慢性疼痛因病种繁多、病因复杂,需要疼痛科医生与其他学科医生共同构建诊疗路径。同时,他还介绍了一系列质控措施,如患者在同一科室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进行转诊会诊等,以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专业、高效的疼痛管理。
杨东进一步提到,医院已建立疼痛管理平台,完善了疼痛诊疗流程与制度,并推动了信息化建设。未来,医院还将对全院医疗工作者和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疼痛知识培训,形成规范化的流程和制度后进行广泛推广。
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慢性疼痛患者群体日益壮大的挑战,两位专家表示,医院将持续努力提升疼痛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同时,他们也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疼痛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构建慢性疼痛多学科协作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连续发布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一批医院进行疼痛综合管理试点,旨在通过试点医院的引领作用,推动疼痛诊疗进入综合管理的新纪元。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患者疼痛问题的高度重视,更反映了社会对有效“治理”疼痛的迫切需求。
“慢性疼痛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它不再是某个单一学科的任务,而是需要多学科共同应对。”张达颖指出。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以疼痛科为核心、多学科协同的诊疗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政策不仅为慢性疼痛诊疗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更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福祉的深切关心。
张达颖介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整合疼痛科、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等多个专业领域,成功打造了一站式慢性疼痛诊疗中心。这一模式的推出,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同时,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高。“患者现在无需在多个科室间奔波,一站式服务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获得全面、个性化的诊疗。”张达颖表示。
对于这一创新模式,杨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一站式慢性疼痛诊疗中心的建立是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它解决了患者在多个科室间辗转的问题,提高了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杨教授也强调了医院内部科室间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在慢性疼痛的管理中,多学科协作是关键。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治疗方法,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诊疗方案。”杨东表示,“一站式慢性疼痛诊疗中心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此外,杨东还强调了疼痛管理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他认为,疼痛管理不仅仅是在医院内的治疗,更需要延伸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去。“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疼痛管理网络,包括医院、社区、家庭等各个层面,确保患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照护。”
展望未来,在政策的持续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以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理念的更新,慢性疼痛多学科协作诊疗体系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广大疼痛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同时,专家也热切呼吁更多医院加入这一创新实践,共同推动疼痛管理领域的持续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