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都城市格局看巴西政治抱负

2024-12-09 15:22:51 来源: 《环球》杂志

 

这是2023年5月15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拍摄的总统府普拉纳尔托宫

文/李紫莹 黄云鹤

编辑/黄红华

  不久前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让人们不仅惊叹于巴西利亚这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同时见识了巴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巴西是拉美地区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经济总量也最大的国家。作为拉美地区较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第一大经济体、“金砖国家”成员国,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巴西从未停止过自身发展模式的探索,始终抱持地区大国的强国梦。

巴西利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崛起

  巴西独立后,咖啡经济成为推动民族经济的引擎,与进而衍生出的“咖啡政治”为巴西现代化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20世纪中叶巴西工业化全面推进,50至60年代经济迅速腾飞,创造了“巴西奇迹”,这使得巴西成为世界上最早建立起完备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令世界瞩目。正是在这一发展时期,巴西利亚城开始兴建。1960年4月,短短四年建设之后,“年轻”的首都——巴西利亚,在广袤无垠的巴西高原上拔地而起,巴西将首都由当时的里约热内卢迁到这里。

  建设巴西利亚的构想最早可追溯至1823年刚独立后的巴西帝国时期。当时的政治家若泽·伯尼法希奥提议将首都迁到内陆并命名为“巴西利亚”,以加速内陆人口增长,保护首都免遭来自海上的入侵。然而,直到1956年,由于时任巴西总统库比契克“五年内进步五十年”的口号,这一构想才真正开始付诸实施。库比契克总统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一个全新的首都来促进国家整体的均衡发展,推动巴西的现代化进程。

2019年11月2日,一名新娘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大教堂前拍摄婚纱照

  鸟瞰巴西利亚,如同一架飞机,机头部位以“三权广场”为核心,由总统府、国会、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大楼组成;机身则是商业、文化和交通枢纽;机尾是军事、工业和住宅区。此外,整个城市还分布有大片休闲区。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象征着速度与力量,彰显巴西发展主义理念与对现代化的追求,体现了国家腾飞的政治愿景。规划者们希望通过巴西利亚的建设,不仅改变城市的面貌,更重塑巴西社会的结构,创造一个现代、平等、民主的新社会。其“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的崇高理想和超前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广受赞誉,于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城市规划史上的里程碑”。

  巴西利亚拔地而起的气质,已经不局限于保障国家安全的考量,短时间内完成迁都本身展现出对巴西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成果的自信,也是对民众民族自信心的极大肯定,是实现强国梦的写照,象征着在殖民时期的两个旧都(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之外的新城市开启了国家自主发展的新道路。

  迁都也体现了国家发展思路的转变,表明巴西在向外看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顾以及对自身的发现和认同。库比契克设想中的巴西利亚是“将会使整个国家都团结起来的首都”,对内陆发展产生辐射作用。迁都标志着巴西平衡经济和资源布局、克服东南沿海“城市病”、开启内陆现代化和团结巴西各地的开始。

  巴西利亚的建设中,不仅有对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追求,更体现出巴西在现代化浪潮中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这座城市被视为巴西迈向工业化的标志,成为展示巴西国家现代化形象的窗口,象征着巴西成为经济强国的能力和决心。

弥合差别的鸿沟

  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鸿沟。曾几何时,在葡萄牙语中被称为“Favela”的贫民社区,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代表的大城市野蛮生长。巴西利亚的创建虽寄托了乌托邦式的崇高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还被空间结构所固化。这不仅对巴西利亚的自身发展构成挑战,也促使人们对巴西的政治和社会政策深刻反思。

  1988年巴西第八部宪法问世,距第一部宪法颁布已经过去了100多年。1988年宪法基本确立了巴西现行的政治体制:巴西为联邦共和国,实行代议制民主,采取总统制政体,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治制度。此后经过30多年发展,巴西的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稳定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左翼政治力量不断成熟壮大,草根出身的卢拉总统和保加利亚移民之女罗塞夫总统书写的人生传奇,充分阐释了巴西民主制度的成熟和稳固。

  左翼政府始终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国家责任,成立了专门机构,通过收入再分配和社会政策试图弥合贫富差距的鸿沟。社会包容性是当前卢拉政府政策议程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卢拉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其中包括扩大和加强福利项目,如通过“家庭补助金”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直接援助。此外,政府还推动教育和卫生服务的普及,以确保所有巴西公民都能获得基本服务。

  卢拉政府还特别关注边缘化群体,包括土著人口、非洲裔巴西人和农村贫困社区。政府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社会和经济项目,来促进这些群体的社会融合和经济自立。此外,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孙雨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是卢拉政府至关重要的议题。雨林保护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能为巴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彰显当代巴西政治中的大国战略

  2023年1月,卢拉第三次执政后,“巴西归来”一直是其对外政策的主旋律,反映出新政府恢复巴西国际地位的意愿。加强巴西国际地位,彰显大国力量,正是巴西利亚建设之初的强国理想。

  卢拉新任期对外战略的优先事项主要包括五点:恢复巴西在国际社会中的公信力、重塑巴西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积极捍卫多边主义与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关键合作伙伴的双边关系;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深化南南合作;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卢拉上任后成功扭转了博索纳罗时期巴西外交相对孤立的局面。卢拉投入了大量时间开展元首外交,积极出访,重新加强了与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和阿根廷等主要伙伴的双边关系,并出席了一系列高规格国际会议。卢拉还成功组织了一次南美洲国家领导人会议,借此加强了与亚马孙地区国家的合作。此外,卢拉政府还顺利获得2024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主办权。

  卢拉政府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组织、印度-巴西-南非对话论坛等多边主义组织和机构,努力为全球治理提供巴西视角和方案。巴西的目标是制定可持续性的环境议程,推进世贸组织的谈判,扩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环境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挑战,在巴西的国际议程中重新占据中心位置,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上,卢拉政府展现了积极的国际合作姿态。

  卢拉政府将南南合作视为对外战略的优先事项。重视与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合作,这是卢拉政府对外战略的另一重要方面。通过深化南南合作,巴西不仅可以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交流。

  卢拉政府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当前,巴西政府致力于推进南美国家的共同身份认同,强化巴西的地区大国身份,更主动地履行地区大国责任。巴西政府认为,通过加强地区合作和一体化,可以更好地维护拉美的共同利益,提升拉美地区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

  从巴西利亚的规划与建设来看,不难窥见其旨在展现国家团结与大国理想的宏伟蓝图。卢拉政府的对内政策与对外战略,本质上是对巴西利亚建设初衷所蕴含的强国理想的一种回响、延续与重塑。对内,卢拉政府试图通过减少社会不平等、提升教育和卫生水平来弥合贫富差距,这不仅体现出对国内均衡发展的追求,也为实现国家长期稳定与繁荣奠定基础;对外,卢拉政府的大国战略旨在提升巴西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彰显巴西的大国抱负与大国担当。

  卢拉政府的对内政策与对外战略,无疑是对巴西利亚建设之初作为国家发展象征和政治意志的现代化理念的一种当代诠释,同时昭示着一个新兴大国对于均衡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双重追求。在继承与发展中,巴西正逐步塑造其新时代的国家形象,展现一个担负着历史使命、不断追求进步的巴西的雄心与力量。

  (李紫莹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副院长;黄云鹤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