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崗,河南新鄭市西北部一個看似普通的村莊,地下卻蘊藏著近萬年前中華民族農業文明的奧秘,被譽為中華農耕文明起源地。聚落遺址、農業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糧食作物遺存……系列考古發現將中國農業史提前至8000年前。
9月23日是秋分節氣,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個擁有8000多年農耕文明史的裴李崗村也迎來了新一年的豐收圖景。
耕耘,遙遠而熟悉的日常
“今年一畝地打多少?”每年秋分前后,這句話便會成為裴李崗村民見面時常用的問候語。
與過路的鄉親簡單寒暄幾句后,趁著天晴,72歲的村民李同拴便忙著翻曬剛收的玉米,他家8畝地的收獲,讓屋前的小院子變得金黃一片。距李同拴家不足200米處,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裴李崗遺址。
1977年春,村里偶然發現的古人類遺骸、石制器等掀開了裴李崗文化的一角。隨著考古發掘推進,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首次被發現,并被考古界命名為“裴李崗文化”。
“裴李崗遺址在1977年、1978年、1979年進行過三次發掘,這是一處典型的農業聚落遺址,距今8000—7600年左右。系列考古發現證明,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先民們進入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定居時代,并發明創造各種器物,種植粟、黍、稻,飼養家畜等。”自2018年啟動裴李崗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工作以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永強就來到了村里。
作為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裴李崗遺址考古不斷“上新”。李永強介紹,從最新掌握的考古材料來看,從距今1.2萬-3萬年舊石器末期,到新石器中期,再到商代,不同時期的先民都不約而同選擇在該區域定居、生產和生活。
在新鄭市博物館,裴李崗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鏟、石磨盤等農業生產工具保存完好,陶罐、陶壺、陶勺等炊飲工具種類齊全。看著這些功能豐富的生產生活工具,一幅8000年前先民的豐收圖景躍然眼前:先民們用石斧砍掉灌木,用石鏟、石鋤翻土松地、播種,豐收之時用帶有鋸齒的石鐮收割,收獲的谷物用石磨盤、石磨棒研磨成粉,吃不完的糧食放入陶罐釀成可口的美酒……
“裴李崗遺址的系列發現為研究中國農業起源與發展、陶器制作、紡織業、釀酒工藝等提供大量重要實物例證。”李永強說。
耕種、勞作、收獲,裴李崗村人至今仍舊延續著千萬年來的農耕文化。艷陽秋日,由于不少農民工技師忙著秋收,裴李崗遺址考古工地略顯冷清,附近的田野間,一臺臺玉米收割機“高歌猛進”,摘穗、剝皮、裝倉、秸稈粉碎,好不熱鬧。
勞作,生生不息的力量
掰下玉米棒子,曬干脫粒,研磨成面,再揉成面團,分成一個個小劑子,輕拍成餅,攤到鍋上,只要三兩分鐘,兩面微焦的玉米餅就熱氣騰騰地出鍋了。這是秋收時節裴李崗人最熟悉的豐收味道,也是村民代格妞的“拿手活”。
97歲的代格妞是個身體硬朗的老太太,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坐在院門口望著自家豐收的玉米垛。從十幾歲跟著父母下地做農活至今,代格妞與土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談及豐收,她有聊不完的往事。
“過去常說‘冬至出日頭,秋收累死牛’,因為這個時候又要收秋糧、又種小麥,是最苦的時候。現在從種到收全是機器,一畝地能產一千多斤,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門來收。”代格妞說。雖說種地越來越輕松,和大部分村民一樣,代格妞還是經常會往地頭跑,“一天看不到糧心里都空得慌”。
從石鏟到旋耕機,從石鐮到收割機,從吃粟米到吃精細糧,從養家糊口到手有余糧,8000多年滄海桑田,在中國最早開始農業生產的地方,新的變化正在發生。
裴李崗村黨支部書記王東偉說,這些年國家在農業上投入越來越大,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出臺,讓老百姓種地無憂,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過去的崗坡地現在都成了高產田,全村現有耕地面積1847畝,機收率接近100%。
為提升農產品產量和品質,2018年開始,裴李崗村兩委多次外出考察學習,不斷改進農業產業業態,發展田園綜合體,并聘請河南省農科院專家持續改良村里土壤環境。
千萬年來,農業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裴李崗村,乃至中國的農民,對土地的感情、對豐收的希冀從未改變。
李同拴的小院里,一臺八成新的施肥機格外顯眼。他說,這是去年新買的物件,用它施肥省時省力,七八畝地一兩個小時就撒完了,今年春管時,還幫著村里其他人撒肥。
“今年玉米價格高,預計毛收入有一萬多元,等這季玉米賣出去,就等著播下一茬。”李同拴家里早已備好小麥種子和化肥。
收獲,歷久彌新的傳奇
驅車來到裴李崗,路邊的海棠樹掛滿了果,1000多畝的玉米田收割接近尾聲,待收的花生和紅薯地里,三三兩兩的村民蹲在那里查看長勢。這場景與附近的村莊無異。
行至村頭,一處“農耕起源地”的標識牌引人注目。再往西走,一座座考古探方、一個個地層剖面,又顯出這個村莊的與眾不同。
如今,除了種糧,裴李崗村利用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亮出農耕文明新名片,吸引游客到來。
2021年,裴李崗村被確立為鄭州市傾力打造的50個精品村之一。隨后,當地以“萬年裴李崗·農耕起源地”為主線,大力打造歷史文化名村裴李崗。
裴李崗村的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豐收”的內涵也越來越豐富。裴李崗村村委委員張耀彬介紹,目前已建成飲食文化伙房、民宿、研學中心、耕讀書屋等10處大小景觀。同時,借助考古發掘成果,一個集科普展示、休閑游娛、生態保護于一體的裴李崗遺址生態公園正在建設中。
如今,裴李崗遺址出土文物展柜和考古成果圖片展示欄前,常常圍滿了慕名前來感受農耕文化的游客,古法壓榨坊、摶土制陶中心等,這些極具特色和文化特質的小店成為游客首選打卡點,引來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創收致富的源頭活水。
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底色,以農耕為主的生產生活方式,塑造了中國農民生生不息、自力更生、勤勞智慧的堅韌品格。如今的裴李崗,收獲的田野,房前屋后的菜園子,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地下是仍待探明的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奧秘。
夕陽下,一群農耕研學歸來的孩子跨過一個又一個田埂,手上還未洗凈的泥土,讓他們與裴李崗的先民們有了某種聯結。“悠久的歷史是村里人最自豪的家底,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立足裴李崗,講好中國農耕文化的故事。”王東偉說。
總策劃:唐衛彬 顧錢江
監制:閔捷
統籌:衛鐵民
記者:桂娟、史林靜
視頻:任卓如 馬堯 王振(報道員)
編輯:劉暢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河南分社 聯合制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