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安曼11月7日電(國際觀察)布林肯中東行“碰壁”
新華社記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晚離開土耳其,結束了他自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的第二次中東之行。布林肯此行可謂“四處碰壁”,美方“臨時、局部人道主義暫停”的提議既遭以色列明確拒絕,也得不到地區阿拉伯國家認同。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社會敦促以巴停火之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布林肯展開此次穿梭外交,試圖施展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但美方提議明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與廣大阿拉伯國家立場分歧明顯,且不涉及巴以問題的根本出路,因此“碰壁”在所難免。
11月3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后排右二)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排右二)。新華社發(以色列總理辦公室供圖)
訪問幾無成果
布林肯此行在短短四天內,到訪以色列、約旦、約旦河西岸、伊拉克、土耳其等中東國家和地區,與多國政要討論巴以沖突,試圖推動所謂“臨時、局部人道主義暫停”。
布林肯3日首站到訪以色列,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要求以方“人道主義暫停”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遭內塔尼亞胡明確拒絕。內塔尼亞胡說,以方將全速推進戰事,拒絕“任何不涉及釋放被扣押以色列人”的臨時停火。
布林肯4日在約旦與約旦、埃及、沙特、阿聯酋、卡塔爾五國外長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秘書長舉行閉門聯席會議。布林肯在會上兜售“人道主義暫停”主張。他在會后對媒體稱,以巴立即停火將使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能夠重新集結力量,而“人道主義暫停”則能讓人道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和外國公民撤出,同時能使以色列“達成擊敗哈馬斯的目標”。但與會阿拉伯國家均明確堅持以巴應立即停火的立場。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伊拉克總理蘇達尼、土耳其外長菲丹在會見布林肯時,也都敦促以巴立即停火。
對此次訪問,路透社認為,美國對國際社會日益高漲的呼吁以巴停火之聲不予理睬,僅尋求說服以色列接受局部的“人道主義暫停”,但在這一點上,布林肯此行“幾乎沒有取得突破”。
約旦《明天報》指出,如果美方不改變一味偏袒和縱容以色列的“拉偏架”立場,那么不管布林肯去中東多少趟,都是徒勞的。
這張11月4日在黎巴嫩南部泰爾哈爾法鎮拍攝的照片顯示,艾塔沙卜山遭以色列戰機空襲后冒出濃煙。新華社發(阿里·哈希紹攝)
只為一己之私
此訪期間,布林肯突訪伊拉克和在約旦與黎巴嫩總理會談,是在沒有事先公布的情況下進行的。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活動反映出,美國正試圖以外交途徑避免巴以沖突外溢殃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美國《紐約時報》稱,布林肯此次中東行的首要任務是阻止“伊朗或其在地區的代理人”加入沖突,造成局勢升級。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后,伊朗政府和黎巴嫩真主黨對美國和以色列態度強硬。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呼吁伊斯蘭世界加大對美國和以色列的政治壓力,稱美國是“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罪行的幫兇”。黎巴嫩真主黨聲援哈馬斯,其軍事組織向以軍陣地發射火箭彈和炮彈。該組織領導人賽義德·哈桑·納斯魯拉3日說,如果以色列不停止攻擊加沙地帶,巴以沖突或將升級為地區沖突。
美國國防部稱,10月17日以來,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美軍及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遭到至少40次無人機或火箭彈襲擊,數十名美方人員受傷。
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歷史系講師馬克拉姆·拉巴赫指出,布林肯此次中東之行不會對當前巴以局勢帶來多大改觀,因為美國政府只關心如何避免一場令美方不得不派遣地面部隊的地區全面戰爭。
11月8日,人們在拉法口岸加沙一側等待前往埃及。新華社發(哈立德·奧馬爾攝)
無視當務之急
布林肯此訪期間多次表示,美方正與地區各方討論哈馬斯被擊敗后加沙地帶的治理方式。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停火止戰才是當務之急,因此地區阿拉伯國家對美方談“戰后治理”普遍態度冷漠。
本輪巴以沖突已給雙方造成重創。據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統計數據,就在布林肯結束中東訪問的11月6日當天,本輪巴以沖突中加沙地帶死亡人數已突破1萬。根據聯合國網站11月5日發布的數字,本輪沖突還造成巴方2萬多人受傷,以方約1400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加沙地帶62%的人口流離失所,人道主義災難深重。正因如此,立即停火止戰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也是阿拉伯國家的迫切要求。
同時,由于美方長期偏袒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地區阿拉伯國家對美國所談的“戰后治理”也并不信任,要求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阿巴斯5日在約旦河西岸會見布林肯時呼吁立即停止“毀滅性的沖突”,并表示只有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占領才能實現和平。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表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都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約方反對任何分裂巴勒斯坦的企圖。此外,約旦和埃及政府都明確表示,反對任何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家園的行為。(執筆記者:冀澤、張軍;參與記者:呂迎旭、董亞雷、柳偉建、汪健、王騰飛、謝昊、沙達提)